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乡 村 故 事

    信息发布者:陈信枨
    2019-09-04 17:00:40    来源:桐庐检察   转载

    他们的故事平凡而零碎:陈晓刚让南达村20名贫困村民分别获得保洁员、河道管理员、渠道管理员公益岗位,人均月工资可达1500元;而白沙黎族自治县检察院的张耀俊入驻南洋村时, 李轩甫

    乡 村  故 事

    张耀俊(左)等人宣传扶贫政策

    乡 村  故 事


    乡 村  故 事


    张耀俊(上)和陈晓刚(下)

    郁郁葱葱的毛竹随风摇摆,村道两旁的橡胶树排列整齐。位于小径密林深处的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南达村委会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4户642人。这是海南省政府确定的深度贫困村,位置偏僻、缺乏资金技术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阻碍。

    海南省检察院驻白沙南达村扶贫工作站站长陈晓刚到任一年,让深度贫困村发生可喜变化。

    陈晓刚与南达村

    2018年5月28日,海南省检察院驻南达村扶贫工作站站长陈晓刚到任。一年后,南达村发生可喜变化: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部分贫困村民获得公益岗位,产业帮扶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全年实现35户122人脱贫,加之上年脱贫的,使全村实现150户623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1.1%。

    5月下旬的一天,记者走进南达村,实地探寻陈晓刚的扶贫之路。

    南达村是黎族行政村,下辖5个村小组和1个经济场,可耕种农田927亩,村民收入以橡胶、水稻和益智为主,橡胶、益智作为经济作物大批种植在山上,但上山的路被一条条小溪拦腰阻断。“没有桥,想去山上割胶收益智只能蹚水过河,雨季溪水能涨到三四米,溪边的泥土路更没法行走了。”南达村委会类托村村民王丽梅说。

    记者在类托村看到,泥土路已旧貌换新颜,一座竣工不久的水泥桥连接了村民通往对岸的路。王丽梅正在溪水间洗衣服,嫁到类托村20多年的她早已习惯蹚水过河,她对记者说:“陈站长真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才一个多月桥就修好了,我们再也不担心去对岸干活会摔跤了。”

    “大家辛苦了,建桥一定要保证质量。”5月下旬的一天上午9时,记者随陈晓刚来到另一座水泥桥施工现场,几名工人正紧锣密鼓修建基础。检查完桥面,陈晓刚对水泥标号、石砖垒砌质量等细致查看。

    陈晓刚介绍,他的愿望不仅仅是修好桥,更要在山间搭建“通途”,确保村民骑摩托车也能上山收割作物。截至目前,南达村委会类托、南达、南九等村小组共有类似的5条生产路正开工建设,长度共约8000米。

    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一栋栋新建危改房令人眼花缭乱,陈晓刚能准确无误讲出每一户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而路上遇到的村民都认识这位从省检察院来的“陈站长”。

    爬上一个陡坡,记者的目光被几名穿着保洁制服正在打扫公共卫生的村民吸引。“我有手有脚,凡事不能等靠要,陈站长帮我们争取到公益岗位,大家都很满意,靠劳动挣钱补贴家用,我觉得心里特别踏实。”正在清扫路面的保洁员张日光喜笑颜开。

    “扶贫先扶志”,陈晓刚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走出家门找工作,并帮助年纪大或因特殊困难不能出村的村民申请公益岗位,2018年共有20名贫困村民分别获得保洁员、河道管理员、渠道管理员公益岗位,人均月工资可达1500元。

    “平时多推大哥出去晒晒太阳,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是日上午10时,记者随陈晓刚来到贫困户张国强家中,张国强躺在医用病床上,虽然吐字不清,但感激的眼神时刻停在陈晓刚身上,陈晓刚帮张国强掖了掖被子,转身对张国强的妻子曾春来交代,山里湿气重,要多帮张大哥按摩手脚……

    原来,张国强因车祸导致瘫痪,长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家中还有3个读书的孩子,生活困难,2018年未能实现脱贫。

    对此,陈晓刚心急如焚。为方便照顾张国强,陈晓刚专门为他家申请了医用病床和轮椅,协助为3个孩子申请2018年秋季教育补贴5475元,督促给他家发放低保金、重度残疾人护理等补贴,确保基本生活开支。

    种植紫玉淮山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又一条途径,在陈晓刚带领下,南达村委会发动37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4户,参与种植紫玉淮山80亩。“今年的紫玉淮山长势好,又可以卖个好价钱了。”村民田树贤挖出一根成熟的紫玉淮山,剖开之后向记者讲述。

    田树贤是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海南电网扶贫办常务副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郑德怀和陈晓刚“接力”式帮扶下,他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村里更多人脱贫致富。

    陈晓刚介绍,根据群众需求,驻村工作队员还联合农业、科协等部门举办8期割胶、紫玉淮山种植等专业技术培训,265人次群众受益;帮助残疾贫困户高胜章等养蜂420箱,带动贫困户37户,分红5.23万元;协调海南电网公司为10户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近5个月户均增收720元。

    在南达贫困村,村民们不仅需要经济扶贫,更需要法治救济,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儿童教育,如果没有法治介入,扶贫脱困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陈晓刚采用法治扶贫的方式,用法治助力扶贫政策精准实施。

    从担任南达村扶贫工作站站长之后,陈晓刚与村“两委”干部和当地部分村民及贫困农民开展了6次“农村脱贫,法治同行”“促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等宣讲活动。同时,抓住海南省检察院和白沙黎族自治县检察院业务部门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的机会,引导干警到乡间地头,通过以案释法、以图说法,形成法治扶贫常态化制度,强化村干部勤政为民意识,提高村民的维权意识。

    张耀俊是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南洋村的“红人”,向当地群众提起“张组长”,无人不知。

    南洋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28户561人,2018年6月1日,白沙黎族自治县检察院纪检组组长张耀俊,作为南洋村扶贫攻坚中队副中队长入驻南洋村时,村里仍有6户27人未脱贫。

    张耀俊与南洋村

    “扶贫只有底数清、方向明,才能有的放矢、因人施策。”军人出身的张耀俊2018年6月入驻南洋村,从检察干部转变成驻村扶贫组长,他没有手忙脚乱,立即开始了摸底排查。

    入户调查是他的第一步。不足半个月时间,张耀俊走访完建档立卡的128户贫困户,逐一谈话,深入了解情况。张耀俊发现,经过两年的精准扶贫,全村剩余的6户未脱贫的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也成为迟迟未脱贫的原因。

    “扶贫工作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南洋村全面脱贫这张“药方”已经在张耀俊心里成型:要培养贫困户自强能力,而不是赖在福利体系里。

    “每周的夜校集中观看惠民政策,学习脱贫先进经验,对于扭转贫困户思想至关重要,但我发现未脱贫的6户村民不愿意来学习。”张耀俊说,他再次入户谈心,从扶贫政策到脱贫案例,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贫困户不去学习,他就继续苦口婆心,最终贫困户没能抵过张耀俊的“真情感化”。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张组长。”这天上午10时,张耀俊一走进脱贫户符有忠的新家,他一开口就说了三声“感谢”。

    原来,在张耀俊的说服动员下,符有忠一家人开始到夜校学习,不仅彻底转变了思想,要主动脱贫,还学习了技术,为家里增收。如今的符有忠,住上了政府危房改造补贴建的新房子,儿子学到了技术当了水电工,妻子在村委会提供的保洁员岗位就业,2018年底,符有忠家以人均7000余元的年收入成功脱贫了。

    “大门也是通过张组长的协调,县检察院资助我们的。”符有忠指着擦得锃亮的新房子大门,满脸春色。

    南洋村的酿酒合作社是2017年时白沙县检察院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建设的。当天11时,记者跟随张耀俊来到酿酒合作社,村委会妇女主任高丽珍正在收拾酿酒用的瓶瓶罐罐。

    “今年酿酒合作社大丰收啊,多亏了张组长的好主意。”高丽珍的酿酒技术远近闻名,合作社成立后,她便成为大家的“致富带头人”,带领23户贫困户参与酿酒。看到客人进来,高丽珍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合作社酿的酒。

    精美的红色纸质外包装上,印刷了付款二维码和电话号码,消费者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便能付款购买。

    “这么新潮的包装,我们农村人可想不出来。”高丽珍欣喜地说道,2018年7月,张耀俊驻村一个多月,他与村委会干部商议,给酿酒合作社提出了新发展思路:产品要有包装,才更能契合市场需求。

    “之前我们酿的酒就只用玻璃瓶子一装就销售,张组长给我们的主意非常好,他还建议在包装上印上二维码和手机号,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增加了不少回头客。”高丽珍指着手中的酒介绍,1.2斤重的酒只要50元钱。

    就这样,酿酒合作社的酒从原来的光秃秃的玻璃瓶子到如今的精美包装后,销路自然更广了。2018年10月至12月,酿酒合作社的酒在白沙县的展销会上供不应求,2018年合作社成员的分红总额高达24765元。

    “一个月最多在合作社里做工三四天,年底还能分红2000多元,我们心里欢喜得很哩。”已经67岁的脱贫户符玉金是酿酒合作社的成员之一。在高丽珍的带领下,她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去年她除了合作社的分红外,自家里酿酒还带来了2000多元的收入。

    2019年初,政府拨款的第二批产业扶贫资金到账后,张耀俊协同村委会“两委”干部开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资金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据介绍,养殖是南洋村切合实际的首选,但南洋南顺种养殖合作社里的日常工作,已经占用了贫困户部分时间,如何既能有收益,又不再占用贫困户的时间?托管的方式在张耀俊心中油然而生。“经过村委会‘两委’班子讨论,觉得托管的方式很好,村委会就用产业扶贫资金购买了64头牛托管于养牛技术能人,签订了3年合同,每年每头牛给600元分红,村委会再按人口比例分给贫困户。”张耀俊说,把牛托管给技术能人,规避了贫困户在养牛过程中技术不到位导致牛生病或死亡的风险,也省去了他们放牛的时间。

    脱贫户符红梅是以托管牛的方式取得分红受益的第一人。她说,起初她担心种养殖合作社增加牲畜后工作时间会增加而无暇做其他事情,现在牛托管后,她利用空闲时间做自家的农活,做杂工增加收入,还参加了村委会组织的创业培训。

    “县检察院结对帮扶的七坊镇南洋村贫困户,现在已全部实现脱贫。”海南省白沙县七坊镇镇委书记王文兴奋地向记者说道。白沙县检察院也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优秀帮扶单位荣誉称号”。

    如今的南洋村已全面脱贫。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